宝山区:新上海人王林10年无偿献血88次

  • 发布日期:2017.06.29
  • 作者:宝山区血液管理中心
  • 浏览:14479次

        初到上海。2005年2月25日王林离开家乡徐州,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大上海。初到上海的他有点迷茫。是上海人民海纳百川的胸怀及视农民工为兄弟姐妹的情谊使他感到无比的温暖,激发了他对上海、对社会感恩之情,立志立足上海,奉献社会。


        第一次献血。2005年3月26日,王林从浦东赶回普陀区桃浦镇途经上海火车站南广场,无意当中看到了一辆献血车,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走了上去。抱着体验献血的态度,他成功捐血200毫升,这是21岁的王林第一次无偿献血。据他回忆第一次献血印象深刻,最大的感受是沸腾的热血不断涌出,如同沸腾的开水一般。他被这种温暖的感觉震撼了 ,所以有了同年11月17日在人民广场采血车第二次无偿献血。


        第一次成分献血。2006年5月27日,王林在上海市血液中心参加了第一次成分献血——单采血小板。为了这次成分献血,他先后三次从奉贤区往返于长宁区虹桥路1191号上海市血液中心。因为路途较远,交通不便,每次往返不少于7个小时。第一次去市血液中心,距上次献血时间满6个月还差3天,所以无功而返。第二次去市血液中心是参加成分献血体检,然后回家等通知。第三次去市血液中心才完成了他的成分献血心愿。后来王林才注意到5月27日这一天是上海解放纪念日,对他来说也很有纪念意义,这是一个新的开始,让他觉得能够参与无偿献血也是一种缘份。从此以后,王林一直坚持无偿献血,并于2007年1月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上海市分库,如果有缘配型成功,他将履行承诺,捐献造血干细胞。


        第一次捐献双份血小板。从2006年5月27日至2013年5月25日,长达七年的时间里,王林多次捐献血小板,每次都是单份血小板,因为他的血小板的计数不是很高,所以他一直盼望有一天能够捐献双份血小板,已实现捐献更多血液,挽救更多生命的愿望。2013年6月14日下午,(第十个世界献血者日),王林在虹口区彩虹献血屋第一次捐献双份血小板,全程耗时94分钟,这是《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新国标2012年7月1日颁布实施后,他首次在一个月内二次成分献血,(上次捐献血小板是在5月25日)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新的突破,很有纪念意义。同年12月8日王林在上海市血液中心参加志愿者集体成分献血活动,这是他自《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新国标实施后两次献血小板间隔期最短的一次,上次是11月24日在虹口彩虹献血屋献的血小板,刚好届满14天。2014年1月11日他在黄浦区南京西路献血屋参加成分献血——机采血小板,各项指标良好,第二次捐献双份血小板,从此以后他多次捐献双份血小板,捐献过程最快的55分钟,最慢107分钟。


        爱献血,爱心传遍上海滩。十年来王林先后在闸北、黄浦、长宁、虹口、闵行、宝山、杨浦等地多次献血,至今已无偿献血88次,36本鲜红的无偿献血证,其中全血2400毫升,其余均为机采血小板。对他而言,无偿献血已经融入生活,成了习惯。王林追求的不是无偿献血的次数,而是能够一直坚持参加无偿献血,为上海做力所能及的事就已经足够。


        回想过去十年以来无偿献血的经历,王林感慨万千。他觉得参加一次无偿献血不难,难的是坚持做下去。通过无偿献血使他保持着与上海的紧密联系,有更多的机会去发现上海。参加无偿献血王林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收获了很多。他先后二次荣获上海市无偿献血白玉兰奖,三次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等多项荣誉称号。2011年春节前夕,王林在沪西大剧院参加2010年度成分献血表彰会,时任上海市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沈晓明先生委托李明磊副会长为获奖代表送来了新年贺卡。2012年6月14日王林应邀参加2012年上海市庆祝第九个世界献血者日活动,作为无偿献血者代表接受市卫生局副局长郑锦女士等领导送的玫瑰花,让他感到骄傲和自豪。2013年6月14日王林应邀参加第十个世界献血者日庆典暨上海市2010—2011年度无偿献血表彰大会,作为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奖代表上台领奖。王林多数是利用节假日、休息日参加无偿献血的,每次从宝山罗店往返市血液中心参加成分献血不少于5个小时。捐献全血(即我们通常说的献血)可以正常饮食,而成分献血为了控制不良反应,对于饮食是有严格要求的。比如说今天上午到市血液中心参加成分献血,那么早餐不能吃牛奶、豆浆、大饼、油条、鸡蛋等食物,只能吃白馒头、白粥等不含糖、油、盐的食物。参加无偿献血的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也碰过很多的钉子。成分献血对献血志愿者的体检要求很高,只要有一个指标不合格,就会一票否决,没有商量的余地。


        首次异地献血。对王林而言去外地旅游,不如去外地献血,血站是他了解当地城市的一个窗口。2014年1月27日天刚亮王林和家人从江苏省睢宁县姚集镇出发,赶到徐州市血液中心献血。有时候想的容易,做起来难,徐州血站要求献血者在徐州地区要有捐献全血的经历,才能参加机采血小板。此前王林也通过电话和徐州血站联系过,工作人员没有告知要预检,还好他带着全部的献血证,血站人被他的爱心感动了,待请示领导后同意王林机采血小板,最终他成功捐献二个单位血小板。徐州血站本部不采全血,他的两个侄子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对面的流动采血车上每人献全血200毫升。为了此次徐州献血,王林和他的侄子们用了一整天的时间,这份坚持让人感动。后来王林又至徐州献血,感觉越来越顺利。


        无偿献血全国之行。一年多来,王林先后在徐州、昆山、张家港、杭州、太原等地多次体验式成分献血,收获满满。异地献血不容易,一是路途相对较远,时间成本高;二是出行成本高,来回路费全部自费;三是对献血者身体素质要求高,体检不合格的概率相对较高。既然异地献血不容易,为什么要去献血呢?异地献血一是为了体验了解全国各地的采血工作,每个血站的情况有所不同;例如在浙江省血液中心可以捐献1.5单位机采血小板,在昆山和张家港捐献单份血小板要加采200毫升血浆。二是为了加强各地献血志愿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广交天下朋友。三是为了展示上海献血志愿者良好的精神面貌,资深的献血者大多有过异地献血经历。王林介绍说异地献血还源于山西太原铁警慕海林等献血达人的影响,据了解太原火车站派出所民警慕海林同志献血的足迹已经遍布全国70多个城市。2015年2月1日王林在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顺利到达太原红十字血液中心,成功捐献二个单位血小板,并与慕海林、胡金柱、郭庆生等老一辈献血英雄相聚,未来将力所能及推进异地献血,传递献血文化,从而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无偿献血。


        爱学习,追梦上海。2008年秋,王林报读上海电视大学(2012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开放大学),成了宝山分校法律班的一名学生。后经同学们推荐为班长,在他的不断努力下,学习成绩和服务能力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并先后荣获了上海电大2009年度综合三等奖学金和上海电大2010年度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2011年9月他继续报读中央电大本科法学专业,并荣获了上海开放大学2012年度综合一等奖学金。王林将学到的法律知识用于社会实践,共参与劳动仲裁六次,为亲朋好友共争取劳动报酬二万余元。2013年10月荣获2012年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奖学金,宝山分校仅4人获奖。2008年11月以来王林获得各类荣誉18项,有个人证书的15项,这些荣誉是对他辛勤付出的认可。特别是2011年12月26日时任副市长姜平同志出席上海市优秀农民工、农民工先进个人表彰大会,王林被授予“2010—2011年度上海市农民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不受学历限制,破格办理了上海市A类居住证,享受上海城镇职工社保待遇。


        爱公益,争当向上向善好青年。201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宝山i科普》微信“V志愿”科普志愿者队伍成军仪式在宝山市民体育中心举行,王林作为志愿者代表发言,时至今日他依然是最为活跃的科普志愿者,每逢节假日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王林是一名献血志愿者,也是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还是一名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俗称“三献”志愿者。2003年3月1日,上海市红十字会宣布将每年3月1日定为上海市遗体捐献纪念日。2014年2月11日王林向罗店镇红十字会递交了遗体(角膜)捐献登记表,宝山区红十字会于14日帮他办理了登记手续,17日他领取了遗体捐献纪念证书、登记表以及相关的宣传资料。王林不仅爱献血,而且爱公益。他力所能及参与公益活动,曾经向宝山区图书馆、四川地震灾区捐过一些书籍。去年云南鲁甸地震王林通过罗店红会捐款,表达爱心,今年2月25日,恰逢王林来沪十周年,他又向宝山红会捐款500元,以示纪念和感恩。他知道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但是,无偿献血志愿者团队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2013年5月18日上午王林在上海市血液中心参加了初级志愿者培训,下午到人民广场流动采血车学习如何招募献血者。同年6月1日起,王林在静安公园流动采血车做志愿者,6月2日他招募了四位献血者,其中三人献血400毫升,一人献血200毫升。如果他的内心对献血很排斥,你说破嘴,人家也不会献血的,这说明他们心中有爱,需要我们去唤醒他们的爱心,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技巧,同时可以发挥自己的某方面优势。2013年11月23日下午在虹桥路1191号参加了中级志愿者培训,经过考试、面试、自我发言等环节后,王林顺利转正,集体宣誓和合唱《生命的礼物》让他很激动。至今王林已经参加志愿服务近400个小时,他说以后将投入更多的业余时间做好志愿者工作,将无偿献血的理念传递给更多的爱心人士。

    

        无偿献血,定期献血,献血事关紧要。上海是一座国际大都市,这里的医术和医疗条件也受到各方的肯定,所以慕名前来就医的人员很多,血液库存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由于血液作为不可替代无法生产的稀缺医疗资源,只能来源于适龄健康公民的无私奉献。从参加无偿献血的那一天起,王林意识到自己在履行一份责任,用实际行动在为社会做一些力所以及的有益事情,让他自豪的同时充满了快乐。在王林的影响下,他的家人、朋友、同事、同学们也参加了无偿献血。王林表示无论以后从事何种职业,将一如既往支持和关注无偿献血,为上海的无偿献血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林.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