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熊猫侠”10年献血66次

  • 发布日期:2017.11.20
  • 作者:闵行区血液管理事务中心
  • 浏览:14785次

        11月18日(周六),当人们在享受周末好时光时,固定O型Rh阴性血献血者董得余专程从江苏丹阳乘高铁来到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爱心献血屋,捐献出双份珍贵的血小板。

        

一趟意义非凡的“旅程”


        这是他第66次无偿献血。定期献血,对董得余来说早已成为生活习惯。


        对于董得余专程从丹阳辗转到上海,来回花费一天时间,搭进去200多元车费,只为了献血,在场的很多人都不理解!董得余却说:“来这里献血,是有份难舍的情结,以后还会再来的。”


        

        37岁的董得余是安徽合肥人,个头不高,话语不多,浓眉大眼,憨厚老实。早年来到上海,在一家贸易公司从事仓管工作。在这里先后工作、生活7年。今年4月份,公司从上海搬迁到江苏丹阳,他随公司搬到丹阳。

        

初次献血的经历 


        说起献血,不善言辞的董得余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题:“我堂妹是护士,从她那了解了不少有关献血的知识,想着有机会也去献血救人。2005年,刚到上海不久的一天,到七宝办事看到一坐造型别致的爱心献血屋,没有多想走了进去,填写献血登记表、体检合格,捐献了200ml全血。感觉真如大家所说献血救人只是举手之劳的一件事。”


        回到家中,董得余把献血的事情告诉了家人,家人不但没有称赞,反而还反对;妈妈、妻子的反对声最响:“怕对身体健康有影响。”这时,董得余没有反驳。


        间隔期满了6个月后,董得余又去献血了。采血人员告诉他是O型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董得余当即表示:“既然稀有,更要经常捐献了。” 回家后,他把献血的事又说了出来,一样得到大家反对,他详尽地把自己的献血感受和掌握的献血知识一股脑地讲给大家听。“你们觉得献血会对身体有影响,我现在不是挺好吗?况且我还是稀有血型。”家人想想,董得余讲的有些道理,也就默许他坚持献血的想法了。


        后来,董得余定期献血过程中,了解到血小板的相关知识,得知成分献血可以帮助更多患者,2008年4月9日开始,他开始捐献血小板。董得余捐献全血从200ml转为400ml,后来选择捐献血小板,从国家规定的间隔期28天再到14天,几乎是掐着时间奉献自己的鲜血。仅在上海的7年时间里,就无偿捐献全血、血小板达47次。


        董得余还利用出差工作机会,在芜湖、泰州、丹阳等地,也留下了他的热血浓情。

        

10年,43本,86份,3600ml


        2006年,在一次献血时,董得余还申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希望有朝一日,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方式,去挽救他人生命。


        董得余不但自己坚持定期捐献血液,还动员身边的亲人、朋友参加无偿献血;有3人还成了固定献血者。哥哥董得年就是其中一位,他已捐献全血、血小板8次了。


        10余年来,董得余已捐献全血10次累计3600ml、血小板56次累计86份,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上海市无偿献血白玉兰奖等荣誉。董得余随身携带着43本(张)鲜红的无偿献血证,当成“宝”。用他的话说:“这些年,没干出什么大事业,能力所能及的为社会做点贡献也挺欣慰的。”